close
大多數時候你很難對共產獨裁者卡斯楚的舉動表示贊同,但上週他在病榻上寫了
一篇批評喬治布希對乙醇病態熱情的文章,他倒是說對了。除了批評美國乙醇政
策的觀點,卡斯楚還評註那是『把食物變成燃料的邪惡點子』。美國把玉米拿去
作生物燃料,再和汽油混用,雖能減少對外國原油的依賴,但此舉已使已使糧食
的價格攀升,越多土地被用來種玉米而不是其他糧食作物(例如黃豆),則糧食
價格會上漲,又,因為玉米以往是拿來當動物飼料,因此肉類報價也跟著漲了。
從另種角度來說,食物被取去餵食美國飢腸轆轆的汽車了。
歐洲不太使用乙醇,但在美國它是一種燃料添加劑,同時可以使用汽油和乙醇的
汽車有增加的趨勢。去年乙醇使用量只佔整體燃料用量3.5%,但乙醇生產倒是
一年增加了25%,原因就在政府補助國內生產而且抑制進口,這使得精煉廠在中
西部雨後春筍般誕生,乙醇也被視為德州的綠色燃料。
汽車有增加的趨勢。去年乙醇使用量只佔整體燃料用量3.5%,但乙醇生產倒是
一年增加了25%,原因就在政府補助國內生產而且抑制進口,這使得精煉廠在中
西部雨後春筍般誕生,乙醇也被視為德州的綠色燃料。
為什麼政府這麼慷慨?究其根本,乙醇是唯一被多數政治勢力支持的初步替代能
源。農夫喜歡它,因為它是新的財政補助來源;鷹派也喜歡它,因為它提供了不
依賴中東石油的可能性;汽車工業喜歡它,因為用了綠色能源能切斷汽車與全球
暖化的連結;石油產業喜歡它,因為以它作為石油添加劑,至少在現階段不會撼
動石油的地位;政治人物喜歡它,因為補助乙醇生產能取悅選區的選民。但是納
稅人似乎還沒發現,他們不停地在支付補助乙醇生產的帳單。
源。農夫喜歡它,因為它是新的財政補助來源;鷹派也喜歡它,因為它提供了不
依賴中東石油的可能性;汽車工業喜歡它,因為用了綠色能源能切斷汽車與全球
暖化的連結;石油產業喜歡它,因為以它作為石油添加劑,至少在現階段不會撼
動石油的地位;政治人物喜歡它,因為補助乙醇生產能取悅選區的選民。但是納
稅人似乎還沒發現,他們不停地在支付補助乙醇生產的帳單。
糟糕、好、最好
美國這種以玉米為基底的乙醇價格既不便宜也不環保。生產燃燒過程,大約要花
去近乎同量的能量(有些報告甚至說要花掉更多的能源),而補助生產的錢,根
據國際補助發展組織的統計,每年約花納稅人55億到73億之多。
去近乎同量的能量(有些報告甚至說要花掉更多的能源),而補助生產的錢,根
據國際補助發展組織的統計,每年約花納稅人55億到73億之多。
相較下,用甘蔗生產乙醇是比較好的方法,它能產生的能源量遠比整個生產過程
耗去的多,而巴西這個甘蔗乙醇的主要生產者,還有很多土地能種植甘蔗,不會
排擠糧食生產,也不會侵犯雨林區。其他熱帶發展中國家,如印度、菲律賓、甚
至古巴,也可以藉生產糖乙醇(sugar ethanol)賣到美國得到繁榮。
耗去的多,而巴西這個甘蔗乙醇的主要生產者,還有很多土地能種植甘蔗,不會
排擠糧食生產,也不會侵犯雨林區。其他熱帶發展中國家,如印度、菲律賓、甚
至古巴,也可以藉生產糖乙醇(sugar ethanol)賣到美國得到繁榮。
還有一個最好的方法:纖維素乙醇(cellulosic ethanol),這方法是從纖維內取得
大量製作乙醇的原料,纖維來源可以像是木頭、各種禾本科植物(牧草)、或者
是矮灌木、園藝廢料等。把纖維轉成乙醇需要昂貴的生化酵素,很多進行中的研
究都在致力降低這過程的費用,纖維乙醇比甘蔗乙醇更有能源效率,而完全不會
和糧食生產有衝突,更可能讓那些擁有許多樹但居民相對較少的國家,像瑞典、
紐西蘭,發展他們自己的燃料而不再依賴進口。
大量製作乙醇的原料,纖維來源可以像是木頭、各種禾本科植物(牧草)、或者
是矮灌木、園藝廢料等。把纖維轉成乙醇需要昂貴的生化酵素,很多進行中的研
究都在致力降低這過程的費用,纖維乙醇比甘蔗乙醇更有能源效率,而完全不會
和糧食生產有衝突,更可能讓那些擁有許多樹但居民相對較少的國家,像瑞典、
紐西蘭,發展他們自己的燃料而不再依賴進口。
雖然還需要時間發展,但如果美國能禁止它糊塗的政策,不要再對好的乙醇課稅
卻補助糟糕的乙醇,農業一定會更繁榮,世界也會環保,而美國的納稅人也會變
得更有錢一點。
卻補助糟糕的乙醇,農業一定會更繁榮,世界也會環保,而美國的納稅人也會變
得更有錢一點。
光靠乙醇不能解決世界能源的問題,它的提倡者也不敢那樣宣稱,乙醇只是未來
幾年被需要的能源科技之一。但現階段好的乙醇絕不是美國現在熱衷的那個乙
醇。
註*文章翻譯自The Economist <Castro was right>
圖來自http://www.resimao.org/html/en/Cote-dIvoire/product/product_id/2
幾年被需要的能源科技之一。但現階段好的乙醇絕不是美國現在熱衷的那個乙
醇。
註*文章翻譯自The Economist <Castro was right>
圖來自http://www.resimao.org/html/en/Cote-dIvoire/product/product_id/2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