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靠近新竹馬偕醫院的新源市場,

其實有個鐵皮的市場主體建築,

但真正熱鬧的地方卻在外頭的路上和小巷裡,

有許多農民帶著自己種的青菜(因為自己種,所以當然量不多)、

自製的醃製品或醬料來擺攤;

傳聞未來新竹市政府希望將這個市場關閉,

若真如此,這裡的攤販改往黃昏市場去的機率就大增了,

但黃昏市場那裡的腹地比較小,可能容納不下這麼多的攤子,

另外還有黃昏開始的作息不知道是不是跟農民的生活步調吻合?

雖然大家希望不要搬遷,可是假如聊到以後如果市場關閉該怎麼辦時,

大家都笑著說:

『阿,我們是違法的啊,不然能怎麼辦?過一天就算一天啊...』



平常聊天買菜感覺跟大家還算熟捻,但真的拿起相機想要記錄這個市場時

發現不僅大家都很害羞,連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鏡頭到底

在這個環境裡算不算是一種恐怖的侵略,

根本不敢真的靠近、正面去取景~才發現

原來要好好記錄這樣的步調和生活也是有極高的難度在的。



照片主角背後的馬路才剛拓寬沒多久,但車輛很少,

所以攤販都把他們的產品擺到一道的中間,

中間那一攤所擺的瓶罐,是福菜--煮湯用的,整罐的賣,用筷子伸進玻璃罐裡掏啊掏

像是我小時候吃菜脯的取用法。



另外客家人上白煮的豬肉和雞肉往往會附一盤桔子醬加醬油的沾醬,

沾著吃有點苦苦(應該是皮的味道)和酸酸的,

剛開始有點不習慣,後來才開始覺得風味特殊,

這裡一些攤位亦有賣桔子醬,但也常是一大罐,雖然物美價廉

但我思忖自己可能大半年吃不完,都不敢下手去買,

所以也無法體會各家桔子醬是否有不同之處。



這市場有許多客家人,他們作的醃菜和閩南人很不一樣,

(反而在這兒很難看到我熟悉的醬菜和小吃)

我還沒有全部嘗試過,但因為從小沒有看過人烹煮客家料理,

似乎完全沒法掌握客家菜的烹飪流程,

所以我買回來的食材,即使照著客家婆婆的交代作,

還是很沒有那種感覺,難登大雅之堂

或許真的多看別人煮以後

才能慢慢抓住那風味拿捏的手法和精神。





-----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lenespace 的頭像
    selenespace

    For our summer

    selene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